9.5.06

來個硬拼!?〔上〕

「咁除左對康港設計同教育鬧lee鬧lo,都可以諗下將個theme develop下,就講下中央聖馬田既上堂同教學方式同康港既IVE或者白英奇有乜唔同,作個比較,等康港同胞有得借下鏡;又或者抽下一D英倫設計作品,向閣下位鍾意「用愛心說誠實話」既內人解釋下人地既design process又同港式切雞有乜唔同,又或者應該點樣欣賞夠好啦,唔好淨係show D成品過我地睇,話唔定可以用「悶氣」、「口氣」同「晒氣」、沖淡下佢既「怨氣」既 ... ... 外國月亮是否特別圓,你在外國,最清楚。」ablogaday,7/11/05
「學子能否留意一下英國的設計業生態呢?如學制、行頭發展、客戶水平等等」古,23/4/06
... ... ... ... ... ...

有網友點 blog,想學子扮扮駐敦倫記者,報導一下英倫的設計生態和一些港英教育文化差異。如此啱口胃的題目,學子當然義不容辭,只怕對英認識尚淺,未能客觀地交代一切。不過,既然係寫 blog 而已,就一於講講我的孤陋寡聞,繼承本 blog 的片面作風吧。

近月,經「鼻涕」及友人的關照,看了好幾齣來自家鄉的「精選港產電視節目」,包括:《細說名城﹣英國篇》、《星期二檔案之升中妝嫁》、《星期二檔案之補習狂熱》、《新聞透視之副學士出路》、《霑前顧後流行樂》、《第廿五屆康港電影頒獎典禮》和《百萬富翁之徐步高》。一解思鄉之苦外,順道 update 一下。看後,思鄉之苦尚算暫時平復,但心情卻忐忑起來,噏住噏住 ... ...

有時會諗,其實,如果真的要在文藝設計創作上將中國英國,康港敦倫,CSM 和 IVE (或一眾港式設計教育) 來個硬拼,真的覺得有點兒不太公平。因為雙方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歷史、文化背影和國情,得難作比較。例如 CSM 跟 IVE,雖說同是與設計教育有關,但根本就性質上有着很大的差異。正如將英超聯和康港甲組聯賽,車路士與降班南華;英國政制和特首選舉,邱吉爾與董建華;BBC 與 TVB;Guardian 與蘋果日報等作比較,都是有點兒攞苦嚟辛的。有些東西,我們很好很先進,特別是「硬件」,但論到一些要以時間、地利、人文精神來孕育提煉的「軟件」,我們便無可否認,比人家落後好幾十年,甚至遙不可及。

在《細說名城﹣英國篇》陶傑已一貫衰衰地諷刺港式文化,褒揚大英。除那過份衰格之涼薄言論外,他一直以來所宣揚的,其實已經正好解釋了我們身處的是一個怎麼樣的「國際文化沙漠大都會」。而英國,在文化藝術智識領域上,與康港比,有如「文化熱帶雨林」。再看那兩輯《星期二檔案》和《新聞透視之副學士出路》,我們不得不承認,康港的基本教育無疑是千瘡百孔,更遑論在社會上微不足道的設計科呢?大家都知,任設計者幾巴閉,幾有創意,幾專業都好;受眾水平低,他們一句「唔明」、「核凸」,每年可以 kill 數以億計嘅 creative ideas 唷!相對地,教育差,讀得港式設計課程的也難在兩三年間脫胎換骨,搖身一變成為品味與智慧並重的「知專新人才」,行業自然難以長治久安,看看《霑前顧後流行樂》的霑叔遺言、《第廿五屆康港電影頒獎典禮》之獎門人嘩嘩嘩娛樂化和《百萬富翁之徐步高》之高尚品味,便 get 到多少吧。

不打算亦不想將 CSM 與 IVE 或其他康港 sub-degree 課程作比較,原因不是看不起 sub-degree 的課程,也不是因它們性質不屬 degree level 之列,而是康港那些讀完「既可升學,又可就業」的「低入埸費兩頭蛇百搭出路課程」,確實跟英國的設計教育有根本地的分別。據朋友告知,英國的確也有 sub-degree 的課程,稱為 National Diploma,應該是兩年制,但並不普遍。以學子身邊的同學仔計,他們最正路的入學背景是:A-Level > 一年 Art & Design 的 Foundation 課程 > 三年 Degree。當中不乏讀得書之人,還有不少同學有意在未來幾年內攻讀碩士課程。花四年,甚至共六年時間 (兩年 Master Degree 為常見) 在 art & design 上,在英國業內,不是甚麼天方夜譚,或「多錢過頭,狂讀書」,而是正常。還有一些在康港罕見,但在英國不太罕見的例子,就是已持有一個或以上學位的專業人仕去從頭攻讀一個設計學位。我自己親身遇見的,當中有律師和在大學任教的語言學博士,他們都視 (平面) 設計為一門專業學問,而不是一些人所想的「唓 ~~~ 平面設計有幾難?!要做,係人都識做啦!」咁膚淺。在康港,每隔幾星期,就會有人在 newsgroup 問「Degree 重要嗎?」的類似問題,畢竟,環境條件有異。(幾日前遇見一個讀 BA product design 2nd year 的港生,她閒談中如此對學子說:「其實我哋都識做 graphic 㗎,但你哋就唔會識做 product 嘞。」我當時唯有暗中的祝福她 ... ... 。)

如果問行頭發展的話,學子暫時也未有實質的親身經驗可以告之,但觀察和推敲總是有的,而行業生態亦可從外表探知。

如果我說在英國做 design 比起在康港做好得多, 一定有中立人仕立即走出來持平一番說:「唓!天下客戶一樣黑,咪陶傑啦你!」好吧,就當工作一樣慘烈、苦悶,客戶一樣難頂,以另類歐陸式 bad taste 來折磨設計人,但是,OT 呢家中國傳統文化,在西方應該好一丁點兒吧?!(據云,OT 在名牌公司都算普遍,但應該並非全行性「老馮式行規」。) ... ... 曾來過英國遊覽的,都對高昂之物價留下深刻印象,同樣地,他們凡有關人力的工作,都為港人眼中的「天價」。下至開鎖,上至法律諮詢,都十分尊重人權地貴!由此可見,以一個富有一定基礎學歷和年資的設計從業員,薪金、工時和福利都是合理的。聽說,一名 pro 的 artwork artist,時薪一般為 £30 呢 (以英國的 pro 為準)。當然他們亦有「新嚟新豬肉」的低薪或無薪初哥職位階層,但多數在一些極具名氣之名門大笨象公司或新晉 studios (Graphic & Advertising 有 GTF,Universal Everything,Mother;Archi 有 Saha Hadid,Norman Foster 等等)。試問在雲集各地真人才真大師的敦倫,作為一條初出茅廬的盲毛,若果有幸在 Saha Hadid 公司幫手沖吓咖啡,執頭執尾,零收入或低收入,誰會斤斤計較呢?

康港某些設計學院常常想學習英式教學,作出多次「取經考察」。其實,假若將 CSM (或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成座連師生一併硬搬到康港,康港的設計水平會突飛猛進嗎?畢業生出來就業市場,可以發揮所長嗎?北上大陸攪 creative 而不是剽竊,他們會 enjoy 嗎?... ... 那是值得我們用用腦的問題。

平日,我很喜歡 practice 一下「設計相學」,嘗試去解構一些日常生活接觸到的設計大 job 之質素與本地文化之間的關係。經過年多對行頭和環境的觀察,發現英國的 visual pollution 遠比起康港的,有如一片淨土!假如既然在一個地方工作同樣地要受着港式的不見天日,我想,大多數同行都寧願在一個文藝上較健康的環境受苦吧。不講教育和工作以內的,或者都假設了跟康港的一模一樣,講講日常生活所遇到的事情吧。

一,電視。BBC、ITV、Channel 4、Five 都是免費電視,其 TV graphic 和節目的質素都不是與設計藝術文化脫鈎的。即是,設計是真的可以用在現實的。而且,那些真實例子又可以作為 (對公眾之) 教材的。(企鵝出版社乃其中經典例證)

二,報紙。有 breathing 位,唔會似彩色印刷為傲,反之,用色有理性有智慧。Typography 之應用,可作為教材外,Guardian 之全新版面設計,更是 Design Museum Designer of the Year 的三名候選之一。(Typography 並非紙上談兵的奢侈品)

三,Museum。世界級 Museum 免費任光顧,多不勝數的精彩 exhibitions 只有錯過,永無唔夠!(自己手上啲 job 做不出好嘢,睇見人家作品,倒是賞心悅目,慰藉一下吧。)

四,空間。樓不高,草地隨處可見可瞓,空氣只有花粉,少有珠三角廢氣。(夏天放咗工仲有成半日日頭,想玩乜都得。)

五,歐洲。去歐洲大陸,如同返大陸,真正平靚正。(可以睇各國真嘢,唔係世界之窗!)

... ... ... ... ... ...

有時我諗,做設計的,不是每人都想成為天皇巨星大師級光宗耀祖,大家都只不過 enjoy 那份創作和實踐的喜悅。苦,若果要受,都是心甘情願的。但若果在一個荒誕的地方,不論在工在私,在室內外,都受着精神和肉體 (眼) 的折磨,那麼,在未尋找到曙光途中,呻一下,都情有可原呢。

待續,《舉例篇》。

12 Comments:

At 9/5/06 12:42 pm, Blogger 觀。鳥。家。。果仔 said...

陶生講過一句話,我絕對認同。香港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是兩個字講完,平庸。

香港根本就是一個平庸的地方。

 
At 9/5/06 8:13 pm, Blogger 學子 said...

陶生嘅「崇優微劣」,我最認同。

其實平庸還平庸,最緊要咪將平庸無知地優越化及自我膨脹以井底為家,否則,只會成為永遠的「國際大笑匠」。

 
At 11/5/06 10:12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一切都係好睇人種同質素,同埋資本主義社會既終極真理──錢,你有創意有Idea,響個長官主義社會,出錢或者係可能會出錢的還是大晒,不論果個係客、定係老闆或Marketing生物幻想出黎既客──一班唔係七彩蝦條/紅色Bold=搶就覺得就身唔聚財既客。

當一個社會都係堆滿由老闆或Marketing生物既幻想──亦即係平庸,而你又身無分文,你又可以點做?

有錢既,就自己搞囉,自己拎錢出黎搞囉,仲唔係搞個單係接Job的Design Frim 咁簡單,而係一定要成條食物鏈自己處理,因為如果唔係,一有出錢的人「出橋」,最後只就係Square one。所以錢就係創意,有錢做「客」的人,繼續佢地鐘意「藍天白雲紅字白邊」,因為佢地有錢、就有權「掌管創意」。

偽才子,佢口講筆寫,話本地野平庸,佢自己口講筆寫又何嘗唔係? 唔夠平庸,何來Market ? 成個循環就係1>佢用平庸口講品味、2>和議者聽到睇到、3>覺得自己不平庸有品味了(即係學子話的以井底為家自我膨脹),佢寫緊果個集團仲簡直係創先河,唔出世都唔知底線可以低成咁添。

講到尾無論係小廠搵人做彩盒貼紙卡片定係上市公司做CI, Yearbook,管錢果班人繼續平庸,創意都唔會響呢頭方圓100公里出沒。

 
At 11/5/06 11:06 pm, Blogger 學子 said...

謝菲力士。

這就係康港創作人的宿命。尤其是將焦點放在本地平庸市場的絕大多數。環顧四周,真的很難很難發現優良的設計品 —— 真專業設計者的足跡 ——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有的,如國際海報年展,都只會在重門深鎖的藝術館裏)。在這諷刺的情況下,還每年大量生產半桶水設計畢業生沖積這糜爛的市場,在稀薄的創作和生活空間下,各樣文化污染 (如視覺) 只會繼續惡化。

我們可以做的,除了猛做和狂講,可能還要想想去向呢。

 
At 12/5/06 1:12 am, Blogger ablogaday said...

咁無論認真又好,當吹下水都好,得閒諗下呢個錢至上既資本主義社會以外有無其它option,幫手「設計」下個好少少既社會,「設計」下個好少少既文化啦... 馬克思個design雖然衰左,但係都叫做試過;老毛就話要adopt馬列個design,不過要加D中國自己既特色,點知仲衰過無...

仲有無option呢?

 
At 12/5/06 3:05 am, Blogger 學子 said...

其實類似社會責任 —— shape a better world,根本就係每個行業 (人) 都好應該去諗去做嘅事,唔係到咗「好難撈」嘅田地先去諗計為將來 (中國人嘅 creativity 泉源真係只有來自饑餓?!)。可能康港人世代都流住一身「難民寄居血」,本能地缺乏一種較遠少少的視野吧。但係,最最最奇怪係,撈「港式設計」其實已經到咗極難撈之境地,為何啲人仲今朝有酒今朝醉,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團結就是力量,對切雞人而言唔通只係一個傳說?)

 
At 12/5/06 7:25 pm, Blogger 林檎妹子 said...

剛剛做了兩星期的Designer Project Coordinator,可是今天已被上司迫走。除了了主要他的搬弄是非、朝令夕改、反口覆舌外,最大的問題是他迫我要做design jobs!我真是好奇,你現在來找我做coordinate工作,難道這個現在已不再重要嗎?

你問我灰心嗎?當然灰,而且灰到極點!我總覺得,康港是不適合我生存(是生存!不是生活)下去的......

(p.s.)說一點off topic的事,我永不相信「女上司=惡搞」的迷思,因為我遇過最無賴最無能的上司都是男性,反之最好的兩位都是女性。

 
At 12/5/06 11:59 pm, Blogger 學子 said...

都係嘅,客要衰起上嚟,係冇性別之分的。男有男嘅衰法,女有女嘅衰法。有錢嘅有有錢嘅衰法,冇錢嘅有冇錢嘅衰法。

講到灰,有時諗:咁耐以來,同網上網下各行家傾過,都灰多陽光少,究竟係反映現實吖?定係撈得開心嘅多數唔會主動 share 呢?做成整個氣氛好似「呻多讚少」咁。

 
At 14/5/06 12:47 am, Blogger 林檎妹子 said...

我昨晚跟朋友聊天後才醒覺,上司雖身為設計人,可是吊詭地認為設計=砌稿=不用花時間=極輕易完成,於是結果是他看不起設計人,所以我得到如斯下場也有了結論了。

用比喻來說,大概他(及被他矇騙的大老闆)認為:為什麼這個員工這麼斤斤計較?叫你有空抹抹自己的桌面有什麼大不了?

無話可說。大概他們還是需要一個「本pair」的designer,而不是負責做管理的deisgn project coordinator多些。 O_O

 
At 14/5/06 6:34 am, Blogger 學子 said...

哈哈,真係要小心呀,好多時同人* 講「設計」,講吓講吓,最後自己所指的「設計」跟對方的「設計」,原來可以相距十萬九千里遠呢!所以始終覺得「設計」呢個詞語,意義可以好闊,好富地方色彩啊。

(* 所指的那人,可悲地,可以是你老闆、同事、同學、甚至係老師呢!)

 
At 27/5/06 8:28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唔係個個人都係好似你咁有機會去外國,
你口口聲聲話人不好, 令聽者更難受

我都知hk教得唔好, 我更加係深受其害
我真係恨不得一野打扁班踎係學校既st.Martin 妖怪。真黐線,又唔係有料到,叫自己做cRAFTS AND DESIGNS FOR LIVING, 我話係iNTRODUCTION OF CUSHION MAKING 就真!
我好像失去了創作和說話的能力,好過份,真係好過份。

 
At 27/5/06 8:50 pm, Blogger 學子 said...

有機會去外國,就應該三緘其口,嘆我嘅世界,體面地說:香港有香港好,倫敦有倫敦好?

我只想講此刻自己相信的和認為對的事。令聽者更難受?那麼講盡好話,令聽者好受,就等於好嗎?

... ... ... ... ... ...

下面嗰段,我麻麻地明。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