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代康港人
不想否定個人勤奮的價值。不是「痾 Kel 唔出,賴地硬」。只想了解歷史、環境和未來、自己的關係。
... ... ... ... ... ...
為甚麼周遭的人都愛錢如命,凡事用錢衡量萬物?
為甚麼人人皆短視,短期無回報 = 蝕本生意?
為甚麼「買樓比租樓好」像真理,供樓又成了「大半生事業」?
為甚麼康港人可以 live without art?
為甚麼「Business of Design Week」不可以簡單地叫「Design Week」(像敦倫的「100% Design」)?
為甚麼大眾品味多低俗?
為甚麼麥當奴都會「茶餐廳化」?(同化美式文化?)
為甚麼眾「design school」都是職業培訓,輕理論、重實戰?(不是實踐,因冇理論可踐)
為甚麼 ... ... 當日學子與勁叔同𨋢,佢老人家會慨嘆道:「呢個真係唔係做設計嘅好時候 ... ...」?
為甚麼本埠會出現「海上無魚蝦自大」現象?
為甚麼「大師級」作品會不堪入目?
為甚麼政府嘢多「地獄設計品」?
為甚麼大學各莊的風褸背面 typo 跟砵蘭街芬蘭浴室海報風格雷同?
為甚麼「差不多先生」是我們的國父?
為甚麼藝墟攤檔都多無藝可取?
為甚麼街頭只有行乞,卻無賣藝高人?
為甚麼康港博物館多予人業餘感覺?
為甚麼跟 uncle 輩說自己愛 art & design,都遭冷言?
為甚麼一代不如一代?
為甚麼外國的天空較闊?
為甚麼我們都為了搵食搵食,外國人有神仙肚麼?
為甚麼我們誤以為康港是「國際大都會」?
為甚麼娛樂資訊、保健美容、樓盤招徠、飲飲食食,成了主流資訊?
... ... ... ... ... ...
答案就在身邊,視乎我們留意與否。
純文字書藉可怕,但比起無知,我寧願硬哽前者!
這是一個選擇。
10 Comments:
今日下晝看過下年香港郵政所出品的聖誔節的郵票, 有點想死的感覺。
圖:http://www.hongkongpoststamps.com/img/common/stamps/stamp_issue_prog/2007/a11_stamp.jpg
我覺得香港人好有拼搏精神, 使香港本是一個小城市, 卻能在幾十年間在經濟方面爬升至國家級的成就, 就算經濟不景過, 但也憑著努力挨過, 但過份重心於經濟發展卻導致了社會及文化兩方面價值的失衡, 使這個城市導致今天的景況, 我都覺得那些政客和有錢佬成日都話香港係國際級XX大都會, 帶著放大鏡去看地圖上的香港, 在我個人意願來說, 我情願香港是一個小康之市, 各業均衡發展, 總比現在只是某幾個行業或財團的競爭地盤好.
學子所言甚是。
踏進書局,其實在探討同類問題的書籍,經已大堆大堆擺在眼前,如果各位同胞懶得只想由書名去了解書本的內容,有「香港」一詞的書目亦隨處可見,但從這個入手就可以了。
我未看《 我這一代香港人》,但在兩年前《 文化起義》一書中,陳冠中先生亦有一篇《 我這一代香港人-成就與失誤》,說的就是上一代香港人並不優秀(我們這一代也不見得),但在誤打誤撞下成為國際都會的悲劇,相信此文亦有收錄於學子手上的書內,或者是個引子也未定。近期值得看的還有李歐梵的《又一城狂想曲》(起初真的以為是講又一城)和陳雲的《 我思故我在-香港的風俗與文化》(雖然較舊)。
我想其實好多人經已一早明白當中的道理,只是沒太多人勇於面對和承認(懶去明白的當然還有更多更多啦)。
自從劉細良離開打書釘後,
久未逢有趣的中文書
既然學子介紹,會去看看
也想介紹一本,「暖眛的日本人」李兆忠著
講日本人的文族性,十分到肉
我們追求日本人的這個那個,但忽略了他們的優點背後都有一定的代價
其實這本書我四圍同人介紹,也許已經在學子的blog 提過,如重覆,請見諒!
多恨自己閱讀能力差勁,天下有趣的文字何其多!
謝謝大家誠意推介。
請繼續。
{{ : )
經濟學解釋行為。
美學並不解釋行為,講得好聽是"境界追求",俗d係"自娛"。重要係食飽飯先會諗既問題。
港人既模式最好就係由經濟學去解釋其行為。
並由張五常教授解釋。
若果在外地生活久了,而你又係香港人,
粗粗地去理解"香港"呢個生態係好唔同。
乜都好貧乏,唔好講到藝術咁遠。
書店書籍選擇少,閱讀雜誌化,
個個人睇既書學既技能又差唔多。
點解會係咁?因為社會出路選擇少,
工種來來去去都係幾樣。
呢份工你唔做咩有人做,
衰d連番鄉下耕田都無資格。
退無可退,呢d係城市化既代價。
Thanks for introducing this book here. I think I will buy it asap.
Annie
我曾和友人辨論過上面位仁兄認為的"美學是食飽飯才會想的問題". 吾不盡認為這可以解釋這裡的現象. 香港很早已不是第3世界國家吧? 就算是國內, 有錢人亦大把. 香港和大陸的有錢佬幾時對design重視過? 當香港一個普通人變得衣食豐足後難道便會突然提審美眼光便會提高? 反而在香港為了從事藝術而未能食飽的人大有人在.
我認為死板的教育和沒有具質素的傳媒會是更大的原因. 至於真相, 有空我都會到書店翻一翻這本書.
hongkong catalonian,活力暑仔所言應屬「戲言」,相信大家都了解,饑民都知道自己瘦骨嶙峋是不美的。(但很多港女不知)
為甚麼很多港人有中產收入,品味卻比不上蠻荒土人?呢點,睇怕係文化研究、社會學問題,唔係三兩個掛住搵食嘅港式切雞屍可以 handle 得來呢!
{{ : )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