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6

來個硬拼!?〔下〕

寫咗成千幾二千字,寫到有啲混亂,都唔知講到邊。Anyway,我想講的只是 —— 公共案例 (環境) 對我們的重要。


在各地鐵站派發的「地鐵路線圖」(Tube map) 之 artsy 封面設計。(2004-06)

日常生活中,若果可以從一些很普通很普通的設計品裏,找到「優良*設計人的足跡」,這代表着:設計並非只在有錢人家中、設計課堂中或外國書刊中才存在,而是真真正正在普羅大眾的生活中運行着。上圖的幾款免費索閱的 tube map,每個 Londoner 都會接觸到,不是甚麼「designer 嘢」或「art 嘢」,但充滿着 art & design 的味道,既沒有惱人的電腦視覺臭味,也沒有那庸俗客戶的商業銅臭。

打開悅目有心思的 artsy 封面,內藏一個舉世聞名的設計經典 —— London Tube Map, designed by Harry Beck,since 1933。


(由上至下) 1932 年革新前版本;1933 年現代第一版;2006 年最 update 版。

一個過百年歷史的設計演化,一個可作教材的案例,一個全球同業引用參考的經典。理性與感性、實用與美感、科學與人文的平衡點。看不見絲毫差不多先生的影子,卻看到一層同時令國民、業界,引以為傲的文化沉殿。市場價值與學術研究,沒有對着幹,沒有人懷疑上大學接受較正統的教育讀書寫字做實驗是不切實際,浪費時間,阻我發達,錯過工作經驗的無謂設計學問追求。


敦倫中某地區的巴士路線圖


紅磡海隨過海方向的巴士路線圖

友人在港教 typography,一日,想帶學生去考察一下有關 typo 應用的好地方,苦不堪言。我建議不如去 IFC 裝裝,就算本身冇乜可取,at least 觀摩一下那些跨國大企業大品牌的做法,總好過去乜乜物物博物館、藝術館、圖書館、乜乜中心咁嘔血吧。記得,去年,一年級,第一堂 typo 堂,tutor Phil Baines 帶書友們一行十多人,由學校步行十多分鐘**到 British Library ,看看那著名的「typo 大閘」 、參觀內裏結構和書藉印刷歷史常設展。由遠古航海地圖、古騰堡四十二行聖經到現代印刷術之原理模型講解,都活生生的盡收眼底。平面設計在歷史的光照下,沒有淪為雙失青年的救生水泡、更不是斂財學店、無良人之患的搵 (穩) 食絕招。

公共設計應用***之好與醜,廿四小時直接地作無聲而有效的全民教育 (好過我哋講千句)。康港設計環境是地獄,是天堂?環顧四周,問心,自有答案。

與其比較,不如謙虛學習、不斷自省。

... ... ... ... ... ...

* 因「設計人」一詞已被扭曲,故有必要列名是優良那種。
** CSM 讀 graphic 的 campus 與 British Library 之距離,跟天后大一與中央圖書館的距離差不多。
*** 英國 The Think ! Road Safty 的一些公眾教育好例子。

15 Comments:

At 14/5/06 12:49 am, Blogger 林檎妹子 said...

看著看著你寫的東西,真想有機會在這裡生活一段時間啊! T_T

另,那些tube map真是漂亮!我最喜歡 oil paint 和「亂糟糟」那張!

 
At 14/5/06 7:37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最近的文章超赞。我有那个粉红色第三张的tubeMap。不过不喜欢那个look。
评论不用一定要谈大问题吧。

 
At 14/5/06 3:42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to 學子

可能有點要求過份
個人認為這種舉例式比較很表面

有無想過面懞懞去interview 一些英國的branding 公司或design house

雖則有點拋頭露面之嫌,但換轉頭講,結識一些外國designer
對學子的事業和設計生涯都有幫助

visual style、typography 這些東西,華人通常跟得很快

最難的,是英國人經營設計行業的心得
例如英國designer 一個星期的工作範疇、環境、待遇等等,小農社會的華人老闆是無緣知道的

大家見到英美designer 點勁點勁,一齊自嘆不如,甚少有人考究為甚麼人家常常可以這麼original,頂多說外國的月亮圓些,空氣好些。但沒有人認真想如何在自己身處的環境營造這些東西

underground 的information design 可以在pageone 用些許錢買,跟倫敦頂尖designers 交流甚至合作的機會卻不是人人買得到。

 
At 14/5/06 4:46 pm, Blogger 學子 said...

妹子,聽說暑假機票平了不少,不妨計劃計劃。

{{ : )

那裏那裏,謝 aji!愛評論大問題,皆因它們影響甚廣呢!

古,可能真係表面咗啲,你的見議亦好值得諗諗,甚至實踐。不過,而家咁寫 blog 法,以我的低能,已經有點兒吃不消,如果再 formal 啲,我怕本 blog 會變成年鑑。

(幫 friends 賣賣廣告) 今期《RMM》敦倫特號,走訪了不少敦倫人,大家可能從中 get 到啲嘢。(可能 PageOne 都買得到,HK$30)

其實,寫《來個硬拼》呢兩篇嘢,想帶出的除環境的重要外,還有 —— 觀察的重要。康港地做不出大量有水準好嘢,我覺得,問題不會是單方面的。有好的教育,也要有好的市場;有好的老闆,也要有好的員工;有好的公司 system,也要配合客戶的好 system;有好市民,也要有好政府;有了好政府,也要有好祖國 ... ... etc.

俾小農社會華人老闆知道英國designer 一個星期的工作範疇、環境、待遇等等,佢哋會為更美好的明天而仿效嗎?不會吧,除非,更美好的明天 = $,= 好 Q 多 $$$$$!!!

(與其冀望華人老闆西化,我唔好直頭去打鬼佬工,或出走海外謀出路?!問題如果是已植根文化深處,一個 blog 仔可以做的,只是繼續吹吓水,自娛一番呢。)

{{{ : D

 
At 14/5/06 5:44 pm, Blogger 學子 said...

有機會做認真、嚴謹、專業、創新嘢,甚麼工作範疇、環境、待遇,好老實,我麻麻地 care。反而,冇乜機會做堅嘢,我會好 care 工作範疇、環境、待遇!

質素與環境待遇,是孖生的呢。

 
At 15/5/06 7:25 pm, Blogger ablogaday said...

齋睇設計成品梗係賞心悅目,兼且好明顯D怨氣少咁一大劂。但係仲等緊你寫多D有關人地個design process有關既野(我最主要點呢樣),出便個行頭點做法唔知唔緊要,但係響個班房裡面又同IVE或者PolyU SD有乜唔同呢?咪個一味話人地有好既大氣候,所以出黎既野就好D。

最新一期《明報月刊》既cover story係「中國崛起」的反思,提到一個叫Richard Lynn既邊緣學者,認為東亞人(包括中國人)智商其實最高,但係中國自古以黎都係響亞洲一國獨大,唔需要好似小國臨立既歐洲咁同人競爭,所以唔重視激發創新思維。佢又評論中國傳統文化同教育注重灌輸已有既知識同培養循規蹈矩既聽話者,而非標奇立異既創新,凡此種種,加上過去僵化既經濟制度就更加令高智商既中國人無法發揮創意... 但係自從中國行市場經濟,中國人既智慧就得到解放咁話,所以注定中國響今個世紀崛起取代西方既領導地位云云...

 
At 16/5/06 12:06 am, Blogger 學子 said...

哎喲,我諗大家可能真係 get 唔到我嘅苦心。可能我詞不達意,太隱喻吧。等我解說一下為何「答非所問」。

身為港式 design process 和職業先修式設計教育的受害者,絕對不會否定兩者的重要性,但我在《來個硬拼!?上》文中已提過:「康港某些設計學院常常想學習英式教學,作出多次「取經考察」。其實,假若將 CSM (或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成座連師生一併硬搬到康港,康港的設計水平會突飛猛進嗎?」意思是:其實甚麼英式 design process 、設計課程 syllabus、學制、收生過程、管理、設施等,就算我哋照 dup 過嚟用在康港這個 context 中,會有人家同樣的出色成品嗎?

齋睇設計成品,看似膚淺,好似要模仿其貌追其質素,人人皆可。但是,我看的角度並非在設計成品的表面,而是它的背面和更深層更廣泛的文化環境影響力。Design process,不是甚麼秘技,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 steps。要着眼的是,為何我們跟足了程序,還是攪到一鑊粥的原因呢?

前幾日,去了 Science Museum 的 Pixar 廿週年展覧,嘆為觀止。展覧中,略略披露了他們的「秘技」。原來做一套如《Toy Story》的電腦動畫,需要 240 名專業動畫師,一套比我們家用電腦快好幾萬倍的超級電腦,和至少四年時間。Process 知道了,但在港人智商奇高的腦袋中,一定會另作點點 modifications 配合一下unique 的地方需求,令個 process 更「productive」,個 outcome 有更佳「回報」。正所謂:人家用四年,我哋用兩年,點都攪得掂啦!

目標根本地有異,盲目追求同一 process,有用嗎?!(可能用「傳統聖馬丁設計課程」作招生 slogan,會是一大賣點吧。)

 
At 16/5/06 12:22 am, Blogger 學子 said...

我亦曾經迷信中央聖馬丁 (CSM) 有神奇課程會令學生三年內變成 creative 型人,但經這兩年的睇見,發覺,原來關鍵並非在校內,而是一切校外和學生個人的探索和體驗。倫敦 (英國,甚至歐洲) 這個地方,比 CSM 這三個英文字母,更加值得大家着眼和探討!

(當然,CSM 是有些東西頗特別的,如她自由無驅無策的不羈校風,學生可以好懶,亦可以好放。但如果想取經,請勿誤會她是個金銀島。)

 
At 16/5/06 1:42 am, Blogger ablogaday said...

將人地鬼佬個套system原原本本搬過黎當然行唔通。呢種「西體中用」既方法早響康有為梁啟超年代已經用過,係康港政府先仲以為只要有齊軟硬件就可以學到鬼佬咁正,整番幢創地標既天幕建築群就有可能響藝術創意勁過鬼佬既嗟。

你講得岩,睇設計背後既「更深層更廣泛既文化環境影響力」係應該同重要既,但正正因為咁,所以我先想知多D響課堂發生既事。我想知既,並唔係佢請左邊個世界級typographer教書或者行乜野學制。制度設施呢D野係死既,人係生既,個design process最重要既野,我認為係響D decision making,selection同deselection個度。如你上面所講,人地既文化影響左D乜,就係響取捨上面。康港切雞佬同英倫設計師大家都有Arial同Helvetica揀,點解人地就係識揀D好野?點解識捨棄唔好既選擇好既?咁響課堂上面又點樣孕育呢種「識揀」既能耐同文化呢?

再舉個例:
我有機會到小女兒學校觀課,有次老師教「紅花」兩個中文字,佢就show左一幅填左全紅色既花俾一眾小朋友睇,然後就叫班學生自己將一幅單綫既花畫填上紅色,響旁邊寫埋「紅花」兩個子。有個學生將D花瓣填左紅色,但係個花冧就填左黃色,點知就俾個老師稱左出黎,當住大家面前質問(我無寫錯,係「質問」)佢:「明明係紅花,點解妳填左黃色呀?」

呢個係一個活生生扼殺創意既process。個process shapes左個文化,個文化又調返轉shapes返個process。咁響鬼佬既課室裡面,到底有咩magic,可以訓練到D試完紅色又試黃色,跟住仲要識揀張好D個張既學生出黎呢?

 
At 16/5/06 6:42 am, Blogger 學子 said...

哦 ~~~ 原來問呢啲 ~~~ 好,等我借番你個例嚟發揮一下啦。(可能我之前未 100% 直接答到題,但其實若果細心諗吓我答嗰啲嘢,或多或少已經連得上題呢。)

(比喻)

首先,老師會教個「花」字先,會問:「見過花嗎?」同學們會興高采烈地搶答着 (因為好玩)。「那麼,何謂花?花是怎麼樣的呢?」(注意:這裏,老師責任在於問問題,而非答問題!)同學可能會感到有點疑惑,但仍會嘗試作回應,因為大家都知道答錯不會捱罵,老師亦沒有一個 model answer 在袋裏準備派給學生,一切都是一個無分尊卑的探索學習過程。當然,同學們都知道老師是知道「答案」的,但大家都十分享受探索之間所學到的「無謂嘢」,至於那個「答案」,只是一小部份的探索而已,又或者,世上根本沒有所謂的「絕對答案」。賦予「舊答案」一個「新答案」,比一嘢答中「model answer」,更值得同學和老師叫好呢!

接着,老師會分派一張紙給每一位同學,不一定是張白紙,可能是黑紙、報紙、銀紙,甚至厠紙。然後叫同學用那紙「弄」出「一朶花」來 (不一定是畫,可以摺、砌、堆、剪、貼都得)。一小時後,班房裏出現了二三十朶不同顏色、形態、大小、質地、意思的「花」。這時,「花」已不只是紅色了,同學們同時亦學會了各種的色調。最後,大家會討論誰的花最有趣、最奇怪、最新穎、最特出。「最似、最靚、最紅」反而大家覺得最沒趣、「最冇嘢」、最悶。沒有同學 care 自己的那朶奇花異草有冇人會欣賞、會買,或會否貼堂 (攞獎),因為那個班房不是「審美單一化」的。

... ... ... ... ... ...

學生畢業的那一剎,是不是專業,是不是所謂「新人才」,不是大家 concern 的頭號要事,因為大家都明白那是業界的工作,不是學校的責任。而,社會最怕見到的是,一批又一批只會畫出「似模似樣大紅花」的專業熟練彩色人肉影印機。

... ... ... ... ... ...

希望嗰個填了黃色的小朋友,廿年後,不會指着幫他的設計人個頭,質問道:「我要少女體呀!我要立體多 layers 呀!我要彩色斑爛呀!俾多啲 effect 我呀!要閃呀!搶呀!迫爆呀!... ... 」... ... ... 如果設計是一種 language,那麼,是時候檢討一下我們的「母語教學」了!

 
At 16/5/06 8:58 am, Blogger 學子 said...

少少補充。

點解人家硬係好似有 taste 過我哋咁嘅呢?往往識貨地揀親都係 good choice 咁!?

(又比喻)

有一日,老師想同學知多一點點有關畫一朶花的知識,於是帶了他們到市中心的 National Gallery 看看梵高的《向日葵》和其他珍品。有同學好奇地問:「老師,為何那向日葵的顏色與我家的那朶不同的呢?」老師稱讚完該位同學的有趣發問後,接着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動聽的梵高生平故事,大家都聽得津津樂道。

... ... ... ... ... ...

法國時裝、西班牙的 Gudi、Picasso、Barcelona Chair、瑞士和德國的 graphic design、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法拉利、型男索女、北歐的 Nokia、Marimekko、傢俱、英國本土的 Burberry、Gill Sans、Tube Maps ... ... 都是活生生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不是設計品味潮流書刊的紙上談兵。正所謂:「Rubbish in, rubbish out.」日日夜夜體會着電視中的立體七彩幻化激盪字體、集體創作的霓虹 collage、貨架上的國內破格 packaging、宣傳片段的心連繫濫調、封面上的波濤起伏、演唱會上的標奇立異、設計書上的枯乾影象、第七架法拉利 ... ... 久而久之,耳濡目染,還可以 make the right choice,有 good taste 嗎?

 
At 16/5/06 12:00 pm, Blogger ablogaday said...

與其擔心個填左黃色既小朋友,不如擔心下個班填得「正確」架啦。

響康港,做學生既好多時淨係識得捉題目,估model answers,間接造就左只有絕對答案既氣候。做老師既又好多時將自我價值放左響學生有無聽自己話上面,班友仔一有咩衣郁就用課室裡面既權威或者分數黎操控班學生。好勒,遇著個開明D既老師,俾多少少自主空間班學生,班友仔又濫用呢D咁寶貴既自由,應該用黎輕輕鬆鬆做research或者去explore既時間就lor晒黎打牙較,寧願去唱K去hae都唔做功課住,最後都係等到last minute先求其嘔D野出黎交功課。嘔D乜?咪往往係D最行既標準答案lor。

 
At 16/5/06 8:48 pm, Blogger 學子 said...

所以仲話乜鬼「知.專.新人才」喎,乜嘢「知」、點「專」法、何謂「新人才」呢?!

教育是塑造大眾價值觀的重要一環。當市場走向教育反方向的極端,脫了鈎,失了平衡,市場便會怪責教育不與時並進,不配合主流;教育亦同時慨嘆純商業導向市場對學術的摧殘 ... ... ... 最後,大家會嘗試在中間拿一個平衡點?定抑或,無奈地跟着市場的洪流,搵食至上,走甚麼快而準的「專業路線」呢?

... ... ... ... ... ...

「濁」和「俗」一樣,一旦濁了,要變番清,談何容易呢?

 
At 14/10/09 9:26 pm, Blogger 梁寶山 Leung Po Shan said...

好懷念london。可否幫我攞個tube map緬懷一下呢?

 
At 14/10/09 10:14 pm, Blogger 學子 said...

舊的 tube map 可能更叫人懷念...

http://www.guardian.co.uk/artanddesign/2009/sep/17/london-new-tube-map-thames

條河唔見咗!!!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