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7

童話吖嗱?!


設計對白: 你老母吖!? 仆街!躝癱!隊冧佢!!!

主角: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 (廣管局)
事件:《蛇果日報》— 「重播《秋天的童話》須刪市井對白,無綫抗議,廣管局專橫,演藝界憤怒」

相關事件:《康港印藝學會》—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九日,《東快訊》刊登一個畫廊減價廣告,以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米開朗基羅創作的『大衛』雕像作招徠,審裁處以此像裸露下體屬不雅而將之評定為二級。審理此宗上訴的高院大法官稱任何有理智的人均不會以『不雅』形容大衛像,指出有關裁決『難以理喻』,經發還審裁處重新評級後被列為一級。」



五十萬人上街爭取民主,有人會話他們代表不了其化六百五十萬人。一兩人、或十幾廿人的投訴,卻神奇地代表了其他六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幾人。這種視聽混淆,官僚思維,顛倒是非,才是最兒童不宜。

《船頭尺事件》和《大衛啫啫事件》反映出官僚真的真的不知藝術、創意、幽默、美感、深度、文化為何物。有理由相信牠們不是阿當夏娃的後嗣,因為牠們看似全完不懂得「分辨善惡」。一部二十年前的愛情電影,《秋天的童話》(1987),電影三級制 (1988)下的第一級別,即「適合任何年齡人士」;忽然間,今日當局恍然大悟,被投訴提醒原來片內含「粗口」!哪是否應該推翻之前之級別,列《秋》為 IIB 呢?III 級吖笨!?

官僚之恐怖,不只在於牠有幾蠢,有幾怕死唔敢負責,而是那種「集體性的根深蒂固文化」。每一件事,都只曉得從一個角度看,甚麼「健康」「正確」「以人為本」,通通都是從官僚視點出發,思維之狹窄、視野之短薄、反應之機械、語言之無人性,真的害人禍港。觀點單一,代表創意欠奉。一群創意被閹割了的人,當上了權力高位,任下面的人創意多無限,一切一切,都會像上述事件般被糟蹋,或被埋沒了 、ban 掉了!要知道具創意的 ideas 除難以取得外,它們還是十分脆弱的呢。

康港之所以是「文化沙漠」「創作地獄」「天才墳墓」,真的要多謝那班「創意腦癱瘓的當權者 (家長、師長、老闆、官員)」。若非他們所賜,康港的新生代不會如此迂腐、無希望、不敢發問、不去嘗試、怕挑戰、過份逆來順受。做每件事都好像有特定的模式 (model answer),不照辦,便驚死吃虧落後於人。唉 ~~~ come on!豁達少少好嘛?!... ... 未生要彩色超聲波。出世要名醫院。初生要靚奶粉。學行要人工智能鞋。幼稚園要爭入名校。小學更要補習加名校。中一就諗定讀醫定 law。大學就要識一些打 golf 的 uncle。出身就要搵大錢住大屋開私家車。結婚就要擺酒店 ball room。要睇 50 吋大 plasma、拿 Gucci 袋、玩股票 ... ... (唔知耶穌喺邊出世呢?愛因斯坦食邊雙隻奶粉呢?)(最奇怪,類似食古不化思維竟跨越各宗教、家庭、教育、階級背景。嘖嘖稱奇!)

原來,creativity 不是必定要在我們的社會出現的。無,大家其實已經過得幾開心、幾滿足 (只要仲有得吃喝玩樂)。然而,我覺得,creativity 和知識,卻令生活變得更有趣和具個性,呀!最重要的是,讓自己與「創意腦癱瘓人士」有分別。

... ... ... ... ... ...

康港人配有一個更有質素的影視監察系統。
康港人配有一個更文明的政制。

20.1.07

專業 ‧ 護衞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廿七日 (周三),不知是陰是晴,天總是曚曨的。趁假座九龍塘又一城旁 InnoCentre 的康港設計師年展還有幾天便完結,專程到訪觀摩觀摩,見識見識一下剛落成的康港創意工業重鎮。


沿着地鐵站的指示,步出達之路,從斜坡高處往下望去,簇新的 InnoCentre 就在眼前。單憑外觀,那建築語言告訴我,InnoCentre 不像太 innovative,跟印象中的康港歷史博物館、中央圖書館、科學館、房屋協會大樓等政府建築風格雷同,即刻薄的人口中的「公廁風格」。如果招牌不是「InnoCentre」,換作「食環署」,我覺得,一樣 work (仲好襯㖭!)。

進去室內觀察,大堂是堂皇的,天井滲入天然光,十分以人為本。站崗的護衞雄糾糾,制服筆挺,好不神氣,相信恐怖份子也不會輕視之。旁邊的連鎖咖啡店,洋溢着一份中產知識份子香氣,正所謂:唔打得都睇得。配套之完善是否達世界級?學子寡聞不敢莽論,但作為一個康港普通市民,InnoCentre 真的給予我五星級的氣派。如果要雞蛋裏挑骨頭,我個人對某些建築物料是頗反胃的,如:「鏡鋼升降機門+磨沙圖案」、「楓木裝潢」、「不銹網扶手」。可能它們的存在是彰顯某種官僚品味或實惠耐用原則,但我覺反胃之餘,我覺得 visually 好唔 innovative 囉!!!

經詢問處護衞指引後,移步到地牢展覽廳。


乍見有一小桌子在展覽廳入口處,上面疊滿小冊子,估計是場刊,於是前往取之。隨手拿了一冊,正準備參觀,本來垂頭忙着的中年當席員便對我說話,以下是我們短暫的交流:

「不准觸撞展品。」(語氣機械而專業)
「哦。(知道)」(點着頭)
「但可以影相。(補充)」
「... ...」(只好禮貌地報以微笑)

知道規矩後,我便昂首闊步進入展場。誰知,聽見身後有急步趕至:「阿哥,阿哥,慢着,慢着。」回頭一看,原來是剛才的護衛阿嬏。「請問何事?」「麻煩你,一陣間,參觀過後,填一填場冊內的問卷給我。」見她這樣的專業和盡責,我那忍心拂袖而去。

康港設計師協會,三十多年來,為康港,為行業,不斷推廣設計對社會的重要性和捍衞設計業的專業品質和形象,雖然進步空間還大,但成績有目共睹。所以自己對她有一種自然而莫名的期許。自然,是因為自己家在康港兼以設計為業;莫名,是因為有時候覺得她離自己很遠,好像有着代溝似的。她做的,感覺上,好像與自己無關 (即使她名有「康港」和「設計」兩詞)。(可能她太像一個「商會」吧)

有期望和要求,亦因為她是「龍頭」、high profile、具影響力、自居專業、歷史悠久。當然明白到她仍努力付出中,人無完人,何況一個機構;但質素、嚴謹、着眼於細微處 (a sharp eye for details),又確是專業設計者與門外看的分野呢。


知道在 InnoCentre 之前,同一個展覽在 IFC 也展出過,不知道合共展期有多久,但依我眼前展品的「摷皮程度」,真的有需要執執佢。裝裱,理應是基本事,做得不好,責無旁貸。自己人看見心酸,外人看見丟架,後輩看見失笑。(上圖下) Sandy Choi 的 typography 海報,就是如此被糟蹋了,真可惜。


展品老化,可能遇人不淑,supplier 唔生性用着九流噴膠所至,責任還可以推卸。Typographical error,則較難原諒,話晒係「Hong Kong Designers Association」(HKDA) 嘛。曾經有人講過,康港設計師 (應不單是平面設計) 有兩範差勁,一,typo (typography) 差,二,over-designed「過火設計」。學子非常同意,在這裏暫且不探究原因,事實上差 typo、過火設計遍布全港。

現任 HKDA 會長 Eddy Yu 的名牌下方有一句話:「Good design should either be unnoticeable or be able to make people pause and think.」其實,bad design 亦然,而且它可以十分 noticeable。不幸地,好幾位自己十分敬重的本地設計前輩的語錄,都有出錯。100% 相信錯不在他們,但事情反映出,原來除了專業設計師難求外,專業的 artwork artist 也難求。短短一句可以有兩處錯。Full stop 可以時有時無。

互聯網普及後,改變了我們書寫和閱讀的習慣。「Apostrophe」(’) 很多時候都被誤輸入成「prime symbol」('),加上很多軟件只能顯示「prime symbol」,人們都漸漸把它們當作一樣,然而,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標點符號呢。要斟酌是與否,可能不是一般人要處理的問題,但若要稱自己為專業,弄清一些基本,是必要的。

文字處理中,「justify」俗稱「齊頭尾」不是不可以用,然而,不是人人曉用。不少人都偏愛「齊頭尾」,覺得一按下該設定,整段文字便「齊整」了,「美觀」了。可是,齊得不恰當,則會出現上圖之毛病 —— 穿晒窿。存放文字的 column 太窄,hyphenation settings 處理得不夠巧妙,一心想要的「齊整」變成字與字間「疏 lung lung」,醜怪無比兼妨礙閱讀。按下設定便算,不用眼睛不用腦袋去做設計,是不夠專業的行為。(縱使只為兩餐,都應該為了兩餐而認真點吧。客戶 (市場) 沒要求便不做?!)

Typography 不只是「揀揀字款」或「整靚啲字」,它是語言的視覺呈現,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當然,一句:who cares?可以完結整個對話,但在世上,確是有人 care 的 (西人多?)。

... ... ... ... ... ...

專業護衞。護衞專業。

究竟 ... ...

為了甚麼?

... ... ... ... ... ...

(加料) 如沒猜錯,他們所用的字款為 ITC Conduit™ Regular。要正確地輸入「’」,Macintosh > Shift + Option + Key「]」。

16.1.07

新年 ‧ 集體失憶

棄舊迎新,新年新氣象,其實,咪即係 —— 集體失憶。堪稱最善忘、最向前 (錢) 看的康港人,不知何時,玩「集體回憶」,認真諷刺。原因無他,要尋根、要去殖民、要緬懷惜日風光 (跟去殖民有點矛盾)、要來個自我身份確認,「集體回憶」順勢成為「潮講題目」(跟 iPhone 一樣)。即管放長雙眼睇吓「集體」到幾時,「回憶」得幾耐。(又唔見啲人「集體回憶」八七、九七股災點慘烈?!)

甚麼保衛天星、皇后碼頭、域多利監獄、藍屋、喜帖街 ... etc,又唔見當年有人保衛啟德機場 (1925-1998)?!自啟用到拆,睇怕超過五十年吧!講「集體回憶」,夠千千萬萬港人喺啟德移民他國震撼?!集乜鬼體,回乜鬼憶吖!拆咪拆囉,但真係唔該 —— 拜托 ——,新起嘅唔好懶懷舊,懶有深度,懶回應市民訴求好冇?!二零零六年,起座乜鬼仿「一九一二年的天星碼頭」嚟做乜春呢?!好靚咩?!好典雅咩?!... ... 唉 ~~~ 好心啦,知唔知醜㗎?!


如果發展是硬到無可再硬的硬道理,假設中環而家要再發展,相信 IFC 二期都難逃厄運。

新年,在港,感到最高興而貼身的新氣象,莫過於特區政府的難得「仁政」—— 新禁煙條例。要以慣常的唱衰康港口吻來大唱反調,指斥當局執法混亂、麻雀館都禁煙等等,是容易的;但身為得益者,想難得地讚讚政府。

康港擠逼都無倫,室內禁煙,令內外滿煙。行出街,處處煙民,跟着其後,「香煙」隨勢而至,夾雜烏濁空氣,都幾難頂。雖則新法例加劇了內外空氣濃度,但換來淨化了的室內環境,未嘗不是一招好的「掩耳盜鈴」。幫襯開的茶餐廳老闆,預期生意會比以往好,因為嗜煙的工友熟客都將「餐後煙」轉移到門外,令「回枱」時間縮短了。對於經濟先行,健康其次的港人而言,無疑今云兩者兼得,雙贏!


又一次驗證,平面 (包裝) 設計在高壓政治下的徒勞無功。(攝於花園城市星洲)

康港處於亞熱帶,暖氣不流行,遇着寒流,加上濕度,比敦倫感覺還冷。但,真的真的,頂唔順電視新聞每遇寒流,都走訪正在打邊爐的市民:「天氣凍嘛,咪落嚟打邊爐囉。」記者:「據老闆話,預料火窩生意會多三成。」極至 cliché!零創意!做冬、開年就訪問上環海味鋪,打風就訪問滑浪友,黃金週話金鋪做咗幾多生意 ... ... 悶,真係悶到爆!比起白紙齋落行黑色 New Times Roman 字更悶!(瓜直人先明)

... ... ... ... ... ...

回到敦倫,心情忐忑。要面對排山倒海的功課外,同時,過早地感到一絲絲與同窗離別之情。雖然不排除神蹟出現,留英建英;但始終,回港建港機會巨大。

願景:做好這半年,望光榮畢業。將前路都交予上帝,看祂如何用我這微小的學子。